高校應積極探索精品開放課程的應用深化解決的途徑、辦法和策略呢?
(一)保證課程資源建設內容的質量,滿足使用者個性化使用需求
精品開放課程的核心是精品,而質量是精品的保證。所謂質量,即滿足學習者需求的程度。因此,課程建設保證內容質量,同時還需考慮學習者需求,建立學習者反饋體系,確保建設的課程資源與學習者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以吸引更多學習者,提高學習者積極性,促使學習者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探索引入市場機制,構建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的共建共享體系,使課程建設者和平臺提供者分化,保障課程共享和可持續發展
為保障課程更便利地共享和可持續地發展,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精品開放課程建設中的作用,探索引入市場機制,構建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的共建共享體系,使課程建設者和平臺提供者相互合作,又各有側重。
(三)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促進教學方法變革,實現數字化課程資源與教學方法的深度融合
精品開放課程建設不僅是為了展示教學水平,更是為了開放共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我們可以將含有大量視聽資源的精品開放課程用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線上進行課程基本知識傳授,在線下組織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學習,以促進學習效果的增強。借助電腦或移動終端設備上的精品開放課程進行移動的翻轉課堂教學,將基于移動終端的不受時空限制的課前線上自學、課后線上答疑和傳統的課堂教學、線下討論相結合,實現精品開放課程和翻轉課堂的深度融合,不僅可以深化精品開放課程的共享應用,還可倒逼教師接受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和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
(四)建設多校聯合的學分課程,營造利于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發展的政策環境,推動校際學分互認機制的落實
學分認定問題是精品開放課程學習應用方面被大家特別關注的問題。精品開放課程的應用始終無法深化。各高校應積極利用精品開放課程學習平臺開展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在線教育考核、證書、學分、學位等方面的研究和制度設計。制定學分認定、證書發放、學籍管理和學位授予等方面的規定,有利于精品開放課程的發展。一旦學分認定及考核方式有關規定出臺,會大大提高學生利用精品開放課程進行學習的熱情。
“貼心大學”一站式課程信息化建設平臺,通過”課程模板+功能插件“的創新方式快速為高校老師進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特色專業、品牌專業、創新強校等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