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
如何認識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過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當今的課堂教學教學中缺少智慧的生成,關注目的多,設計過程少,有效的課堂最終還是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得以實現,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呢?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教師的順其自然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和綜合素質均獲得高效發展。構建有效課堂,重點目標應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幾個方面上。
1、重視課前預習,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自己動腦、探索的習慣,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一環。
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老師教授過的方法去查找資料,思考解決,這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同時在老師授課講到這一部分時,學生會特別重視,并且積極的與老師交流、探討,如此便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解決問題的欲望。長期以往,學生在預習中逐漸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逐步掌握了自學的方法,并且鍛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2.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善于鉆研教材,能正確認知教育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為完成傳授知識任務,而是要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巨大的正面的影響。訓練學生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是教師教學的基本目標;注重學生品德修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有效課堂是要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上去促進學生個體的全方位發展,使獲得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把握教學內容,是有效教學必不可少的條件,甚至可以說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要能明確教育教學的要求與目標,確定在課堂教學中到底要讓學生學會什么、收獲什么。
3.制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多維的人性化教學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投入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是平等的,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尊重與信任、傾聽與溝通、探討與補充。教師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好學生是贊賞出來的”觀點,采用多樣化、個性化和科學化的激勵方式,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啟迪學生探究創新,鼓勵學生能夠持之以恒的去實現學習目標。現代教育的課堂不是死板、僵硬、模式化的,而應是一個充滿人情味,讓人感到愉悅的和諧課堂。
打造有效課堂,非一日之功,有效課堂對老師的個人素養與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之于學生,真正打造一個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展現學生主體風采,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有效課堂。